“你聽說了嗎?王宮最近來了一波遠客?”
“誰呀?”
“來自云南的烏銅走銀手工藝品呀!”
“烏銅走銀?銅跟銀的結合體?”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了解吧。
? 據說......
在石屏縣,住著一個姓岳的銅匠。一天,他像往常一樣冶煉紫銅,一個不小心,所戴金戒指落入煉銅鍋中,一下子熔化了。他既心痛又生氣,于是將周圍放著的一些銀、鋁等金屬全部扔下鍋。待氣消以后回來觀察時,卻發現爐中呈現出一種顏色特別黑亮的合金——所煉銅器烏黑如煤,合金銅上顯現出若隱若現的金黃和銀白色的線條,還挺好看的。銅匠靈光一閃,試著用這種合金銅制作成工藝品,在黑色合金的底上用黃金或白銀來表現花紋圖案,或者在銅器表面鏨刻花紋、嵌入銀屑,于是就有了最早的烏銅走銀工藝品。藝術的誕生,有時候真的很奇妙呢!不禁想起陸游的一句詩:“文章本天成,妙手偶得之?!贝笞匀痪褪亲畎舻乃囆g大師,借著匠人的手向世人展示他的無限才華。
民國烏銅走銀墨盒
民國烏銅走銀壺
手工藝品的誕生
可以說,金或銀的存在,使原本就很獨特的烏銅更加熠熠生輝。那這些藝術品具體是怎么做出來的呢?根據近年來的有關研究資料,烏銅走銀的制作工序繁多,將銅、金、銀等十余種金屬熔煉成烏銅合金,鍛打、碾壓成薄片之后,用鏨子刻出設計好的圖案紋樣,再將純銀銀屑或純金金屑填充到圖案處,以“走”滿為度。經高溫處理,銀屑或金屑與烏銅自然熔為一體,之后還要把走好銀的烏銅片打磨焊接成型,經過拋光之后進行捂黑處理,出汗的手拿著器具邊捂邊揉搓,手汗液與烏銅產生反應使烏銅器面發生氧化,生成一層自然的氧化保護膜,器具就呈烏黑發亮狀態(理科生們可能已在腦子閃過n條化學方程式)。
烏銅走銀制作流程
生活中的烏銅走銀
烏銅走銀其實離我們的生活很近,比較有代表性的工藝品有煙斗、墨盒、香爐、花瓶等等。說不定誰家就有這樣一件壓箱底的寶貝呢!這些器物表面的裝飾多種多樣,大致有三種:一為漢字書法,二為寫意紋樣,三為吉祥紋樣。傳統上,烏銅走銀制品為親朋好友饋贈之物。饋贈之時,在器物上題記,一是表達祝福、勉勵之意,二是留下饋贈者的名姓。漸漸地,這些文字的內容不斷豐富,書體不斷增多,最后演變為一種常規的紋飾,有了裝飾的含義,可謂一舉多得。文字所內含的寓意與向往之情,傳達人們對理想生活的憧憬。
現代金永才烏銅走銀倒流壺
?現代金永才烏銅走銀山水詩文墨盒
說了這么多,是不是特別想見見“烏銅走銀”本尊呢?邀上三五好友,一起來王宮看看吧!
展 覽 信 息
展覽主題:紅河三絕——烏銅走銀?紫陶?錫傳統手工藝品展
展覽時間:2018年1月31日至2018年3月20日
展覽地點:南越王宮博物館 ?陳列樓北二樓臨展廳??
參考資料:
[1]王東方.烏銅走銀的造型、裝飾玉傳承[D].云南師范大學.2013
[2]鄭艷姬.傳統手工技藝的文化生態內涵分析——以云南“烏銅走銀”技藝為例[J].民族藝術研究.2013
[3]段智毅、段智敏.云南烏銅走銀藝術符號的現代呈現[J].美術與設計.2013
[4]陳曉麗.烏銅走銀——偶然造就的驚世絕技[J].神州民俗
[5]吳雙成、儲榮邦.神奇的云南烏銅走銀(金)工藝[J].電鍍與涂飾.2015
文稿:陳婉玲
編輯:梁艷萍
責任編輯:楊天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