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職業性慢性錳中毒的診斷分級標準
職業性慢性錳中毒多發生在冶金工業中冶煉錳鐵、矽錳、錳銅合金,電焊條的制造,電焊條的使用等作業。
職業性慢性錳中毒分為輕、中、重三度。
職業性錳中毒的觀察對象表現為頭暈、頭痛、易疲乏、睡眠障礙、健忘等類神經癥癥狀以及食欲減退、流涎、多汗、心悸、性欲減退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的表現,同時可有肢體疼痛、下肢無力和沉重感。
輕度中毒表現除上述癥狀外,還具有下列情況:肌張力增高不恒定,手指明顯震顫,并有情緒低落,注意力渙散,對周圍事務缺乏興趣或易激動、多語、欣快感等精神情緒改變。
中度中毒表現為:在輕度中毒基礎上出現恒定的四肢肌張力增高,常伴有靜止性震顫。
重度中毒的表現為:在中度中毒基礎上具有下列情況之一:a)明顯的椎體外系損害:全身肌張力明顯增高;四肢出現粗大震顫,震顫可累及下頜、頸部和頭部;步態明顯異常。b)嚴重精神障礙:有顯著的精神情緒改變,如感情淡漠、反應遲鈍、不自主哭笑、強迫觀念、沖動行為、智力障礙等。
2、早期治療職業性慢性錳中毒可用金屬絡合劑如依地酸鈣鈉等,并給以適當對癥治療。出現明顯的椎體外系損害或嚴重精神障礙時,治療原則與神經-精神科相同。
3、凡診斷為錳中毒患者,不宜繼續從事錳作業。
4、肌張力是否增高是診斷慢性錳中毒的關鍵。
5、慢性錳中毒應與震顫麻痹、肝豆狀核變性、腦炎后遺癥、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遲發型腦病、老年性震顫、腦動脈硬化、精神病等疾病相鑒別。
6、職業性慢性錳中毒的診斷原則為:根據密切的職業接觸史和以錐體外系損害為主的臨床表現,參考作業環境調查、工作場所空氣中錳濃度測定等資料,進行綜合分析,排除其他類似疾病,方可診斷。